盘点09年中国农机行业政策带动 亮点频闪
来源: 本站 时间: 2017-07-28 10:16:5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盘点09年中国农机行业:政策带动 亮点频闪

 

回想2009年,一系列扩大农村消费的好办法,让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国家实施的农机补贴政策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举措。由于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在130亿元资金的刺激下,中国农机化各项事业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09年,对于农机行业而言,可谓热点连连,喜事大事层出不穷。农博网农机频道与网友一起盘点2009年中国农机行业亮点。

  农机购置补贴130亿

  20093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中央财政拟安排资金130亿元,比上年增加90亿元。"2004年的7000万元起步,到2008年的40亿元,再到2009年的13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国所有的农牧业县(场),补贴机具种类范围扩展到12大类38小类128个品目,覆盖所有农牧渔业生产急需的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

  统计显示,在受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国家130亿元购机补贴资金的落实不仅提振了农机企业振兴的信心,还使农机行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走势。2009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75亿千瓦,比上年增长6.4%。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保持较高增幅。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可达48.8%,比上年提高约3个百分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真正使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

  吉峰农机

  "吉峰农机"是农机行业的一个神奇。吉峰农机始创于1994年,正式运营于1998年,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外名优农机产品的引进推广、品牌代理、特许经营、农村机电专业市场开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农机连锁企业。

  2009924日吉峰农机通过证监会审核,并以每股17.75元的价格,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240万股,募得资金3.97亿元。20091030日,吉峰农机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吉峰农机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家成功登陆创业板上市的农机流通企业。上市后吉峰农机表现超过市场预期,股价最高涨至每股96.50元,被誉为"创业板第一牛股"。吉峰农机作为先行者,已经品尝到了"螃蟹"的美味,相信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机生产和流通企业通过上市,从资金市场上获得更加广泛的支持。

  合并重组

  五征集团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522日,五征集团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兖州举行,这是五征集团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走出去战略,做大做强农业装备产业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正式成为五征集团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农机院重组进入国机集团。78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发出通知,同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国农机院)作为国机集团的全资子企业整体并入国机集团。两家企业实现重组,是国机集团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加快推进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要求,实施外部重组战略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江苏常发集团收购江苏锋陵集团。江苏常发集团与江苏锋陵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出资设立了"江苏常发锋陵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新公司筹建的"10000台农业机械生产基地"已经开工建设,基地规划占地面积264亩,一期工程预算投资1.98亿元,其中:厂区建设部分投入1.27亿元,生产装备部分投入71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著名的联合收割机以及其它现代化农业装备的生产基地,预计年营销规模可达10亿以上,实际利税1.6亿元,预计2010年初建成投产。

  2009年,农机巨头们动作频频,在吸引眼球的同时更创造了皆大欢喜的利益分配格局。

  保护性耕作

  20098月,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规划》将在我国北方15个省(区、市)和苏北、皖北地区实施。建设规划总投资36.6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8.7亿元,拟用6年时间,建成600个高标准、高效益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总规模2000万亩,标志着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将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预计到规划期末,通过各类项目建设与辐射带动,全国可新增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1.7亿亩;建设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1个。根据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国家将支持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配置保护性耕作机具,完善配套设施设备,增强耕地保墒抗旱能力。

   农机专业合作社

  2009629日,农业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发展原则和扶持措施。农业部在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提出,力争到2015年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户数达到整个农户数的四分之一以上,作业面积占到整个农机作业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迎来发展新契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猛增,预计2009年全国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将达20万个,农机专业户450万个;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将达到1.3万个,新增近5000个。

  跨区作业

  每年的收获季节已经成为展现农机风采的巨大舞台, 全国各条公路上蔚为壮观的风景便是浩浩荡荡的跨区作业队伍。2009年农机跨区作业紧紧围绕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机械化作业水平的目标,以作业区域清晰、服务半径适度、服务对象牢固、作业收益稳定为原则,以巩固优化小麦机收、加快推进水稻机收机插、大力拓展玉米机收、积极培育油菜、马铃薯机收为重点,着力拓展农机跨区作业的领域、范围和规模,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提升跨区作业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推动农机跨区作业向纵深发展。参加2009"三夏"小麦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28万台,增加1万台;投入水稻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比去年增长2.2万台左右,达到14万台;跨区收获玉米的联合收割机比去年增长1万台,达到2.4万台。据农业部测算,仅"三夏"跨区机收就为农民节省人工费用40亿元,减少粮食损失50亿斤左右,为农民节本增收近110亿元。无论是农户还是机手,都有沉甸甸的收获。2009年全国投入机具总量、参加跨区作业的机车数、机收作业面积、机收水平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农机安全监督管理

  200997日,国务院第8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9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563号令,颁布了《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0911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的行政法规。《条例》涵盖了农机生产、销售和维修,使用操作、事故处理以及服务与监督等方面内容。

  《条例》的颁布施行,是农业机械化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高度重视,标志着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迈入了法制化轨道。对于加强农机主管部门建设,建立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安全监管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农机化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农机化发展60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农机化系统举办了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农机化发展60年。农业部召开了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60年座谈会、制作播出了《耕耘大地--中国农业机械化》8集专题纪录片、出版发行了《中国农业机械化重要文献选编(1949-2009)》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1949-2009)》等一系列活动。各地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回顾总结60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汽车下乡

  2009114日,国务院公布的《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国家将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换购轻型载货车及购买1.3L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等,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在补贴标准方面规定,具有农村户口的消费者,在购买汽车产品时,将获得车价10%的政府补贴。而于近期被纳入"汽车下乡"范畴的摩托车产品,农民消费者在购买时可获车价13%的补贴。中国汽车开始向农村大量普及。

  这一政策推出后,拉动作用非常明显。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共销售微车130万辆,只比2007年增长了2%,而2009年上半年,国内微车销量飙升至93.55万辆,同比增长54.46%,是上年同期60.56万辆的1.55倍。照此速度计算,全年增量为70万辆左右。

  农机科技创新

  2009年,我国农机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研发获得成功,花生、甘蔗等大宗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技术,牧草生产和草场改良机械化技术研发实现突破,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快速发展。进入《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的机型达到6729个,今年新增3052个,覆盖种植、收获、田间管理、畜牧水产养殖、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和设施农业等10多类。全国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新增1000万亩,达到5500万亩。精量播种、深松整地等一大批增产、节本、增效的农机化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信息来源:农博网)

 


责任编辑:周口市农机局